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部门 > 教育 >

如何打通家庭教育“最后一公里”?

来源:聊城日报  2024-12-18 09:17:42
A+A-
分享

  ■ 郝凯 崔潇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如何给孩子上好“人生第一课”,帮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至关重要,也备受关注。12月14日上午10时,聊城市“校家社讲堂”第一课开讲。聊城文轩初级中学心理辅导室主任邢素伟主讲的《依法带娃,家事即国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解读》课程,吸引了近6万人在线观看、6663人观看回放,点赞量超过7.3万次。

  针对如何打通家庭教育“最后一公里”、如何构建面向未来的校家社协同育人新生态等问题,聊城正展开一系列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为了引领更多家长终身学习,护航孩子健康成长,12月4日,聊城市“校家社讲堂”专家讲师团正式成立,围绕法律法规、家教指导等12个主题,采用线上直播和线下团队辅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推出40节家庭教育课程。在聊城市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室主任孔林看来,当今教育格局下,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协同合作已成为推动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关键,家庭教育的角色和功能也将进一步提升和完善,由外延式发展逐步转向内涵式发展。“‘校家社讲堂’专家讲师团的成立确保了我市家庭教育协同育人品质提升方案的落实与细化,为家庭教育的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支持。”孔林表示。

  全方位打造“完整教育新样态”

  “不少父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养育焦虑。这些困扰和焦虑,不仅影响家庭关系,也影响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是一个需要我们重视和直面的社会问题。”邢素伟说,2022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家庭教育促进法,将家庭教育由传统的“家事”上升为“国事”。如何破解家庭教育难题,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道考题。

  “面对家长的‘急难愁盼’,开展好‘校家社讲堂’不能闭门造车,应该从各个地方的家庭教育实践中汇集众智。”孔林表示,组建专家讲师团之前,在聊城市教育和体育局的指导下,市教育教学评估室工作人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实地调研。各县(市、区)和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创立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家庭教育品牌,并以品牌理念为引领,全方位打造家庭教育“新课堂”。如阳谷县的“四到”理念,为家庭教育提出高标准要求;高唐县“幸福5+2”理念,构建起家校社联动机制;开发区“五位一体”育人模式,创新协同教育新生态;冠县用行动不断擦亮“冠爱育人”家教品牌;高新区“和乐和美”从幸福角度定位家教工作;东昌府区家庭教育“五大工程”实施策略,为家庭教育工作开展提供具体方向;茌平区“一校一案”实现家庭教育工作全覆盖;莘县以“三全”理念指导家庭教育工作;水城中学的“水城智慧父母——琢玉课堂”着力打造特色家校共育课程体系……

  “基于对这些调研结果的评估,我们确定了开展讲堂活动的具体目标,即整合各方资源,提供专业的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和教师更好地应对教育挑战,从而构建一个全面、多维度的家庭教育生态系统,打造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完整教育新样态’。”孔林说。

  培育家庭教育指导“专业队”

  “邢素伟老师既是教学能手,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像她一样,聊城市‘校家社讲堂’专家讲师团的成员,均经过层层选拔,是来自各县(市、区)家庭教育领域中的杰出人才。他们不仅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在心理学、家庭教育、学生成长规划等领域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深入的研究,更有着从幼儿园到高中各个学段实践的一手经验,致力于为家长和孩子们提供最前沿、最实用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指导。”孔林表示,结合2024年省家庭教育大会的工作安排,专家讲师团队作为家庭教育指导“专业队”,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方向——立足于各个学习阶段,通过线上直播与线下团队辅导及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围绕法律法规、家教指导、教育政策、身心发展特点、亲子沟通、孩子自我成长、情绪管理、学习助力、人际交往、适应、健康休闲、生涯规划12个主题,打造40节课程,形成一个完善的家长学校课程体系。

  “相信这一举措能够激发更多教育创新思维,推动家庭、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积极互动,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打造一个更加和谐、有益的环境。”专家讲师团成员刘克劲表示。

  让家庭教育的声音传家入户

  “听完‘校家社讲堂’第一节课,感觉我们这些家长不再迷茫了。”我市学生家长戴强在看完第一堂课后感慨道。

  “此次开设‘校家社讲堂’,实现了线下与线上的有效结合,也代表着聊城市家庭教育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全面启航。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开展校园开放日、家访、家长进课堂、家长会、家书工程、开学第一课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整合共青团、关工委、科协、文化旅游等多方面社会资源,开展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共同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真正让家庭教育的声音传家入户。”孔林说。

编辑:李明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