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部门 > 教育 >

聊城四中的“精气神”

来源:聊城日报  2024-05-17 17:22:57
A+A-
分享

  木版年画进课堂

  太行山研学

  高考百日誓师大会

  ■ 文/图 郝凯 甄伟伟

  有人说,老校就像一棵大树,它扎根泥土,守望家园,让一代代学子攀上它的肩头,向阳成长,找准未来的方向。聊城第四中学,就是这样一棵年逾花甲的“参天大树”。60余年间,它固守一方,为聊城学子开辟求知之路。

  老校不老,“精气神”十足。对于这几年没有到过聊城四中的人来说,走进四中,脑海里都会蹦出“没想到”一词。古城校区,文脉绵长,教泽远披;向阳校区,朝气蓬勃,充满生机。置身校园中,扑面而来的绿色让人震撼,琅琅的读书声引人驻足,满满的青春气息极富感染力,这些都在提示你:这是一所让生命蓬勃生长的校园。

  印象之一

  ——学生眼里有光、心有所信

  一个好的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有多重要?

  今年,聊城四中在题为《满载希望,向春山》的新年贺词里有这样一段话:“回望平凡、温暖、热烈的2023,四中的故事里有你、有我、有大家。一笔一画写下未来的你、披星戴月逐梦前行的你,每一位四中人,都在全力以赴。正是凝聚了每一份光与热,我们才能在追求卓越的征程上昂首阔步,闪耀璀璨之光。这也是我们的自信所在、底气所在、力量所在。”

  直到漫步在校园中,笔者才真正体会到这段话的力量,这不仅仅是期望与鼓励,更有自信与笃定。激情跑操、激情早读、激情宣誓……聊城四中的学子用激情抒发凌云之志,用激情挥洒少年意气,用激情铸就韶华之梦。

  “通过参加这次书法展,我更加深刻地领会了五四精神的意义。革命先辈的青春,是大爱中的觉醒,是立志后的奋斗——爱脚下的吾乡吾土吾国,志在谋中华之崛起。”就在几天前,聊城四中举办以“弘扬五四精神,做新时代青少年”为主题的书法展,学生李月娇在展览上的发言铿锵有力。

  五四风雷,激荡百年。奋斗精神,一脉相承。在四中学子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阳光、自信和向上的生命力。“在聊城四中,教育是点亮,是唤醒。我深深体会到,改变学生最根本的办法,还是要提振他们的精气神,树立成才的志气和信心。”聊城四中党委书记荣霞表示,学校秉持“让平凡者成功、让成功者卓越”的发展理念,全力为每一名学生开辟适合的成长跑道,努力深挖学生潜能,让每一个生命都闪光。学校因材施教,对文化课突出的同学,着重从文化课上提高突破;对文化课较弱的同学,按照“突出特长,艺文并举”的原则,通过选择合适的专业来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想;对语数英成绩较好,且实际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为他们另辟蹊径,开辟春季高考之路。

  今年4月17日,陕西师范大学来到聊城四中开展科普、生涯规划讲座进中学活动。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教授李晓辉为学生们作了题为《追光捕快,超快激光——点亮“更快的光”》的科普报告,带领四中学子进入了一个奇妙的光世界,让学生们“零距离”体验到了科技的无穷魅力。副教授张鑫介绍了陕西师范大学的招生类型和招生政策,让学生们对陕西师范大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激发了学生们对美好大学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上述活动只是聊城四中为学生筑梦的一个缩影。2023年8月,聊城四中成为我市首批特色高中;2024年1月,聊城四中被评为“省级特色学科基地”。这标志着聊城四中朝着高质量发展、特色化发展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聊城四中以特色活动为依托,潜移默化地涵养学生“精气神”,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让每名学生绽放生命的独特魅力。

  印象之二

  ——教师潜心执教、勇担使命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所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聊城四中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涛说,“62年来,聊城四中一步一步走到现在,靠的是广大教师潜心执教、勇担使命的精气神。”

  研究生毕业之后,王彩蓉来到聊城四中担任高中语文教师,入职两年以来,她参与了市级课题、区级课题各一项,荣获市级电教优质课一等奖,被评为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教师应敬畏课堂,用自己的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传道授业解惑。”王彩蓉谈起了自己的教学体会,“课堂流淌着生命的活力,一堂堂课紧连着生命的成长。敬畏课堂,就要时刻保持教育热情,打造一个可以让师生思维产生碰撞的空间;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塑造,将人道主义、人文关怀浸透于教学行为中;还要保证知识的准确性,精细备课,不断反思总结。”

  近年来,为实现名校突破,聊城四中的教师们积极打造高效课堂,致力教学,锐意教改。“精细化课堂”旨在将每一次教学过程落实做细,不问结果重在过程。高中部近年实施的“导师制”和“督学制”教改策略,也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老师们为每一名同学指定一位导师,从学习到生活,每一名学生都沐浴在老师的关爱下,学,有名师指导;困,有导师解惑。精细化合作式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挖掘了同学们的潜力,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聊城四中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限制学生考试次数,制止重复性作业,明确提出“三不准”——不准晚放学、不准拖堂、不准布置重复性作业,在此背景下,教师们研究教材、探索教法、精准备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为提高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聊城四中先后组织教师赴北京、上海、重庆、南京等地参观学习;选派两位英语教师去英国语言培训中心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口语训练;开展“青蓝工程”“富脑工程”“名师工作室”“教师论坛”等活动,极大地调动了老师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如今,见贤思齐、创优争先之风在该校蔚然兴起。

  今年2月份,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公布了“山东省优秀课程设计案例”获奖名单,聊城四中申报的四项课程设计案例全部榜上有名,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印象之三

  ——环境疏朗清新、宜居宜学

  无处不是景,处处皆是景。推开聊城四中古城校区的门扉,古色古香的琉璃瓦镌刻着时光的印记,西南与光岳楼相望,东北两面紧靠古城墙遗址,周边是烟波浩渺的东昌湖。身处这样清幽雅致、远离市井喧嚣的校园,会让人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若以参观者身份走进校园,目光最先所及的应该还是校园宣传橱窗、学子才艺展示墙。在这里,醒目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无声地规范着师生的言行举止。学生精心创作的书法、画作等,也让人眼前一亮。

  在聊城四中向阳校区内穿梭,宽敞明亮、窗明几净、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建筑静静矗立,大气而实用的教学楼,郁郁葱葱的校园绿化带,功能完善的科学实验室、电子备课间、多媒体教室等一一映入眼帘,组成了聊城四中的新面貌。

  聊城四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或是一栋楼一面墙,一幅画一首诗,都承载着其办学思想和育人理念,也蕴藏着这所学校的文化之魂,以及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初心情怀。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聊城四中致力于打造‘一校两区,竞相发展’的全新办学格局,古城校区,校园环境日益完善,办学条件不断提升。向阳校区坚持高起点、高质量办学,拓展了发展空间,奠定了新的基础。”荣霞表示,聊城四中正集中精力破解办学空间瓶颈制约,持续拓展办学资源,加强内部管理,积极构建“四中共同体”,凝聚教育合力。

  木铎金声,春华秋实。近年来,聊城四中荣获数十项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先后被授予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实验学校、山东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电化教学先进单位、山东省教育科研示范学校、山东省中小学研究型教师素质培养课题组实验基地、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示范学校……

  每当置身于一座优秀学校,总能感到校园中有一种奔涌着的、富有生命的东西不断撞击着心灵,它使你感动、激越、升腾;而对一所平庸的、毫无特色的学校来说,其缺少的也恰恰是这种能唤起、激发学校成员自信心和进取性的“精气神”。

  在有风的地方,可以飞得更高、更远。一批又一批学子在聊城四中的托举下放飞梦想,展翅蓝天。“每所学校都要有自己的‘精气神’,我一直认为我们四中师生都应该是有梦想的人,是永远眼里有光、追梦前行的人。我想我们的梦想一定会实现,我们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荣霞的一番期许,字字铿锵、掷地有声。

编辑:李明
校对:苏永乐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