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部门 > 教育 >

山东大学尼山学堂师生来聊参观研学

来源:聊城晚报  2024-05-16 16:43:25
A+A-
分享

  杜泽逊(右三)在讲解古籍版本知识。(聊城市图书馆供图)

  本报讯(记者 路子强)典册存根脉,传承谱新篇。5月11日,一场旨在促进古典文献学教育与文化传承的研学活动在聊城举办。当日,山东大学讲席教授、《文史哲》杂志编辑部主编杜泽逊带领山东大学尼山学堂学子,来到聊城市图书馆和海源阁藏书文化博物馆等单位,深入了解聊城古代刻书业和海源阁藏书历史,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聊城市图书馆古籍特藏中心古籍阅览室,杜泽逊鉴赏了聊城傅氏家族文献手稿十四册,品鉴了傅以渐等人的未刊手稿,高度评价了这批手稿的历史价值。在东昌府刻书业展厅,杜泽逊一边观展一边给学生们讲解刻书知识。他说:“得益于京杭大运河沟通大江南北,清代东昌府书庄很多,不少书庄全国闻名。了解东昌府刻书,就能知道当时读书人读什么、国家提倡什么。当时的东昌府刻书业在山东省出版业中当属第一位,研究东昌府刻书,对研究山东刻书史乃至中国刻书史意义重大。”

  海源阁是清末四大藏书楼之一,是唯一一座位于北方的藏书楼。杜泽逊早年随其师王绍曾教授编纂《订补海源阁书目五种》,目前担任海源阁古籍中心主任。在位于古城的海源阁藏书文化博物馆,杜泽逊向尼山学堂学子详细讲解了海源阁藏书、刻书历史,强调了海源阁在保存古代典籍尤其是宋元版古籍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杜泽逊说,海源阁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藏书史上的璀璨明珠,它不仅是回望古代文明的窗口,更是连接古今的文化桥梁,持续在现代社会中焕发着光芒。海源阁藏书规模宏大,质量上乘,特别是其宋元珍本收藏,超越了同时期其他三大私人藏书楼,为学术研究和文化保护提供了无可比拟的资源。

  海源阁藏书文化博物馆正在准备俄罗斯国家图书馆藏海源阁古籍展,展出宋版《说苑》《荀子》《管子》《淮南子》《三谢诗》等。杜泽逊讲解了每一种展品的版式特点、文献学价值和流传散失、回归经过。杜泽逊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永乐大典》存卷综合整理研究”。海源阁藏有一批《永乐大典》影印本,杜泽逊向学子们讲解了《永乐大典》编纂和散失情况,指出了对《永乐大典》进行综合整理的重要性。

  聊城市图书馆馆长林虎表示,海源阁作为聊城乃至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将持续响应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宣传推广海源阁藏书文化,推进古籍数字化工作,以科技赋能传统文化活态传承。海源阁藏书文化博物馆主任许丽鼓励学子们以此为契机,为海源阁藏书文化的研究注入新鲜血液,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编辑:李明
校对:苏永乐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