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美玲
新课程标准要求各学科用不少于10%的课时用于跨学科主题学习,这意味着跨学科教学已成为义务教育的重要领域。跨学科学习的课程观,以培养学生跨学科意识为核心,可提高学生以大概念视角综合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与此同时,跨学科学习是融合性的探究学习活动。学生在运用各学科知识进行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充分达到深度学习的状态,意识到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在本文中,教师分别在阅读教学、实践活动、写作教学中融合跨学科教学模式,在阅读中落实跨学科学习,达到在语文课程中延伸多学科知识的目的;在实践中落实跨学科探索,实现大概念背景下学生系统化认知课程内容的效果;在写作中落实跨学科融合,帮助学生在加深理解中拓宽学科视野。
跨学科学习的教育价值
打破学科边界,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学习的目的是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各个领域的知识,而跨学科学习刚好打破学科边界,以基础学科为核心,糅合其他学科知识;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整合知识并引领学生应用知识。通过强调知识的实用性特征,让学生更容易投入到学科实践中,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提升专业能力,促进教师素养提升。跨学科教学模式需要教师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同时,研究其他学科知识,将其与本学科知识有效融合,做好学科之间的有效衔接。这一系列的过程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教师素养有效提升。
落实核心素养、综合素养有效载体。在语文学科中,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与发展尤为重要。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运用跨学科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学生思考与探究的过程能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与思维品质。同时,在了解各学科、各领域知识过程中拓宽文化视野,提升文化意识。由此跨学科学习能够充分落实核心素养,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载体。
有效“跨”的具体实施策略
在阅读中“跨”,延伸多学科知识。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篇承载着学生应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以及语言要素与表达技能。此外,阅读语篇能够让学生打开新知大门,学到未曾触及的知识领域,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在不同语篇主题背景下,学生不仅可通过准确解读来提升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强化逻辑思维能力,还能了解其他学科知识。为此,教师会在阅读教学板块实施跨学科教学。如:《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提到“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但文中却没有明确说明这种鱼的名称。教师便以此为切入口,引入“梭鱼”相关自然科学知识。教师分别从梭鱼名称由来、外形特征、生存环境、喜食生物等几方面,揭开身体像梭子的鱼的“神秘面纱”,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通过了解“题外话”实现语文知识与科学知识的有效衔接,从而延伸多学科知识。
在实践中“跨”,实现大概念系统认知。课标中明确说明,语文学科教学应当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核心,在此过程中充分落实核心素养。然而,传统的语文实践活动已无法满足“综合性”的实践要求。为此,教师寻求新路径,将跨学科教学与语文课堂中的实践活动相结合,整合多学科元素,转变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立足大概念引导学生系统学习知识并应用知识。例如:口语交际板块是典型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在交际中回顾旧知识加深理解,还能以实践来应用知识,教师可将口语交际板块的实践活动作为一个学习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融合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在“春游去哪儿玩”主题口语交际板块中,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春游要去的地方。学生不仅要找到想去的地点,还要说明选择该地点的原因。在分析原因中,教师要求学生结合地理学科相关知识,从该地点的地形、气候等方面进行充分说明。由此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不仅进行了自主学习,还主动了解到地理学科相关知识,以推进项目为目标落实大概念,结合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写作中“跨”,通过理解拓宽视野。写作教学作为跨学科学习重要的途径,跨学科写作成为当前大单元语文教学的热点话题,写作也是课文中要求的重要的语文要素。
写作是一项进阶版的语文实践活动,同样是集合理解、思考、应用、创造等一系列环节。写作对于小学生而言是难度较高的,且相对枯燥。为了让学生找到书面表达的乐趣,拓宽文化视野,教师在语文写作板块实现跨学科融合。例如:在“家乡的风俗”这一板块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并在写作中进行解读与说明,找到家乡文化背景下的民俗习惯或某种民俗活动,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其间,学生可通过网络、书籍等渠道了解有关家乡的历史文化知识。在写作中,学生将搜集到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描述自己的体会,从而提升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进而提高学生文化意识这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跨文化教学理念的应用,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教师需要潜心研究多学科知识与语文基础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方式,让跨学科教学活动在语文课堂上有效开展,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作者单位:聊城市莘县莘亭中心小学)
2024-01-31 11:39:10
2024-01-31 11:36:36
2024-01-31 11:35:35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2023-11-03 08:45:22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