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庆功
让书香充盈校园,让校园带动家庭,让家庭辐射社会,营造起全民阅读的浓郁氛围,从而再让这种氛围反哺于学生的成长,这是东昌府区水城小学构建“融合分级阅读工程”的逻辑起点,也是该校在缔造书香校园过程中的实践动力,更是该校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取得阶段性成果所彰显的价值内涵。
1月28日,水城小学东四楼报告厅暖意融融、气氛热烈。国内融合分级阅读专家、东昌府区教育界有关人士、德州市融合分级阅读中心专家、水城小学全体语文教师,以及部分学生家长齐聚在这里,对该校融合分级阅读工程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并启动了水城小学家校共读圈。会上,与会专家和教育界人士对水城小学在短短一学期之内在融合分级阅读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每一份收获的背后,都离不开辛勤汗水的付出。
2023年9月,水城小学启动了主题为“小手拉大手,书香润童年”的融合分级阅读工程。该校通过创建班级图书角、阅读驿站、阅读广场、分级阅览室四个阅读场域;营造教师共读圈、学生共读圈和家长共读圈三个阅读圈;实施5+N阅读成果展示与评价;以融合一切力量为动力,逐步构建起“水城悦读”课程体系,激发全校师生的阅读热情,并带动万千家庭融入阅读之中,点燃起全民阅读的星星之火。
营造氛围 让家校有书香
环境氛围是无声的课堂,一所散发着浓厚文化气息的校园能感染人、激励人、培养人。“让书籍触手可及,让阅读随时发生”,为保证学生所到之处都有书籍,该校将图书馆藏书通过分类归纳和搬运整理,全部充盈到了班级图书角、走廊里的阅读驿站、融合分级阅览室和阅读广场。开放式的阅读驿站,让学生利用课间、午饭后等课余时间进行选择阅读。阅读广场不仅向学生开放,还会向家长开放,在容量允许的情况下,每个周日上午允许部分学生和家长轮流前来进行亲子阅读。该校还以北京市发布的《中小学生阅读能力分级标准指南》为指导,从新华书店购置了三万余元的新书,将四个阅读场域进行了充实。
该校还大力倡导亲子共读,鼓励家长为孩子打造舒适的家庭阅读环境,并抽出时间陪伴孩子阅读。目前,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家庭培养起了阅读氛围。
引领阅读 让书山有路径
为了做到融合分级阅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该校建立了“融合分级阅读”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水城小学融合分级阅读实施方案》、《融合分级阅读评价标准》等切实可行的制度,将融合分级阅读的各项工作和活动落到实处。
要培养书香学生,首先老师必须成为书香教师,校长成为书香校长,家长成为书香家长。为此,该校构建了教师共读圈、学生共读圈和家长共读圈三个能够进行阅读交流与分享的社交平台,通过探讨与争鸣,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促进阅读兴趣的提升。
在家长共读圈,该校向家长推荐有益于孩子快乐健康成长的图书,如《窗边的小豆豆》《来吧孩子》等,很受家长朋友的欢迎。
共读圈的建设实现了融合分级阅读提倡的“阅读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一理念,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千人带万家,万家共读书”的全民阅读效应。
同时,该校还设立课时,保障阅读时间。通过开设阅读指导课,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引领他们广泛阅读。
创新评价 让阅读有意义
活动能点燃兴趣的火花。在“融合分级阅读课程”建设中,该校以活动为载体,以活动促评价,激发师生阅读的内驱力。
该校将5+N阅读成果展示可视化、持续化。5是指阅读计划、阅读笔记、阅读思维导图、阅读小报、阅读考级;N是指形式不固定的长期坚持或适时举办的读书活动。
该校在每一节语文课的课前设置精彩三分钟阅读展示活动;每天早晨学生入校时,学生在校门口分享台进行读书分享;每周在升旗仪式上进行阅读分享;每学期举行阅读马拉松、读书分享会、讲故事比赛、课外古诗词选拔赛等各种阅读展示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阅读的机会,对阅读效果进行检验。这些长期坚持的展示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在阅读中比学赶帮超的动力。
通过多元有效的阅读评价,既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意志,又能帮助教师检查学生的阅读成效,了解学生的阅读取向,有利于抓好阅读的质量。为此,该校制定了书香系列阅读评价体系,通过“阅读驿站打卡小达人”、“书香少年”、“书香教师”、“书香班级”和“书香家庭”的评选,有力推动了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
有耕耘就会有收获。目前,在水城小学的校园里、班级里、走廊里,孩子们读书的身影越来越多,亲子阅读的家庭越来越多,懂事的孩子越来越多,课堂纪律越来越好,教学成绩也越来越好。这悄悄的改变校风、学风都来自于阅读的力量。
以校园为支点,撬动起全民阅读的杠杆,再反哺于孩子们的成长,启动起孩子们未来发展的引擎,这种明显成效正在水城小学日渐突显。
2024-01-29 11:15:08
2024-01-29 10:48:44
2024-01-29 10:45:38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2023-11-03 08:45:22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