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达街小学开展了充满轻松感和趣味性的无纸化期末测评。通讯员 肖太亮
花园路小学学生正在进行闯关游戏。 通讯员 俞凯茜
本报记者 刘敏
没有试卷,不用笔答。1月13日,花园路小学一二年级的期末测试在“闯关游戏”中结束了。
“双减”政策出台后的第一个学期,聊城市多所学校迎来了一场不一样的期末“考试”。
为降低学生考试压力,小学一二年级不再进行纸笔考试。传统的试卷不见了,笔试变成了闯关游戏;生硬的分数,被测评卡上的小星星或小图章代替。
在多元评价的过程中,学校的评委老师发现,评价方式改变之后,很多学生的表现让人感到惊喜。
常规考试变“闯关”
学生表现有惊喜
1月13日,在东昌府区花园路小学二楼的楼道内,一个用彩色气球装饰的拱门,吸引了学生们好奇的目光。
脸上有笑,眼中有光。一二年级的学生们,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进行了一场特殊的期末考试。
当天,一年级的数学共4关,分别是“‘数’你最棒”“心灵手巧”“神机妙算”和“随机应变”。测评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当场给出星级评价。
“一年级的学生需要闯4关,二年级的学生则要过5关。”花园路小学副校长许颖介绍,学校通过闯关的形式,检测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在闯关游戏中,能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手中有一张闯关卡,记录着老师对其在每一关面试情况的评价。
“学校把场景进行了布置和装饰,就是想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许颖说,学校这样做,就是想让学生不要有压力。
为准备这场特殊的测试,花园路小学提前一周就开始进行准备工作。“学生的头饰,是学生与家长共同制作的。”许颖说,每道关卡,老师都准备了十套题,让学生在闯关时现场抽题。
“趣味闯关”,让一次测试变身为一次奇妙的体验。学校依据学科课程标准,以闯关的形式,在确保趣味性的同时,融入本学期所需掌握的知识。
东昌府区明达街小学的无纸化测评,也有别出心裁的地方。学校的无纸化测评,涉及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音乐、体育、美术6个学科。旋律视唱、模仿节奏、一分钟跳绳和绳操展示,都是学生必须要过的测试关。
摒弃常规的笔试答题,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完成测评,开发区实验小学也提前做了很多功课。学校的语文和数学两个学科分别设置了“综合闯关”题目。测评过程中,学生手持写有自己名字的“综合测评卡”,在完成每个关卡的三个任务后,可以在“综合测评卡”相应的栏中获得三枚小印章。
这些项目在测试学生学习程度的同时,又注重趣味性。“我很喜欢这样的测试,可以展示我的学习成果,每个关卡都好玩,所有关卡我都获得了三枚印章呢。”开发区实验小学二年级八班学生栾语丹说。
有的学生,虽然笔试成绩一般,但在面试过程中,表现特别好。“比如计算题,有的学生在笔试时答题没那么快,面试时,却能很流利地说出答案。”花园路小学二年级数学老师姚玉乐表示,有的学生擅长做试卷,考试分数也很高,但在面试过程中,受心理因素影响,则表现一般。
成绩不以分数论
测评方式多元化
过去,一二年级的期末考试,不到两个小时就结束了。现在,没有了纸笔,一二年级的多元测评要两天才能完成。
许颖表示,“双减”背景下,学校第一次进行无纸笔测试,能明显感觉到,学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心理压力小了,参与的积极性也高了。
花园路小学一年级的浩浩(化名),是一个聪明的男孩。但是,活泼好动的他,坐不住。
“如果是传统的纸笔测验,他可能不会安静答题。但在闯关游戏中,这个孩子积极性很高。”在闯第三关时,浩浩回答问题有点“卡壳”,只拿到了四颗星。浩浩的小失落,许颖看在了眼里。
我为什么是四颗星?答完题后,浩浩和测试老师如此交流。许颖直言,如果是生硬的分数,这个孩子可能不会那么在意结果,但少了一颗星星,孩子很在意。
更重要的是,测评方式的改变,让学生不再将期末考试看作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如果单纯看学生的考试结果,就淡化了过程性的评价。”在许颖看来,总结面试过程中学生出现的一些小问题,可以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导向。
许颖表示,从测试情况来看,多元的过程性评价与传统笔试结果是有区别的。新的测试方式下,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拿满5颗星。把评价表带回家后,孩子哪方面存在问题,家长也可一目了然。
“以前,注重的是考查结果,考查形式太单一。”分数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打击是比较大的,而且,还会增加家长的焦虑心理。
综合评价制度,不再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准。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不让家长那么焦虑,这一测试方式符合“双减”背景。
开发区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纪怀勇说:“这种新颖的测评方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还能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自信,促进学生的身心更加健康发展。”
2023-04-18 09:17:34
2023-04-18 09:12:24
2023-04-18 09:11:24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日报社/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