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宏磊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
“今年以来,聊城农行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主动融入全市发展大局,积极践行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在奋力谱写聊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中彰显农行担当。”8月4日,聊城农行负责人许文波介绍。
截至7月末,各项存款余额571亿元,较年初增加43.5亿元,存量、增量分居国有四行第1、第2位。各项贷款余额461亿元,较年初增加34.1亿元,存量、增量分居国有四行第1、第2位。
新时代呼唤新使命。聊城农行始终以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为己任,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唱好与聊城发展同频共振的合奏曲。
重点领域贷款投放“提速”
加快畅通金融“血脉”。今年以来,聊城农行始终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宗旨,不断提档升级服务,保障重点领域资金需求,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硬核支持。上半年,累计投放法人贷款101.2亿元,其中法人实体贷款较年初增加2.7亿元,同比多增3.5亿元。积极扶持重点项目,新获批东阳高速、华能热电等项目5个、13.8亿元,实现投放6.5亿元。围绕“制造业强市”建设,积极支持鲁西化工、信发集团等骨干企业及力得汽车、宇捷轴承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累计投放制造业贷款90亿元。
切实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加大普惠贷款投放力度,监管口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0亿元,较年初增加18亿元,存量、增量均居国有四行第1位,保持监管达标。推动“消费金融”提质增效,个人贷款余额233亿元,较年初增加30亿元,同比多增12亿元,增量占四行份额的66.4%,存量、增量、增速均居国有四行第1位。积极落实减费让利政策,今年以来,新发放实体贷款利率、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利率分别为3.75%、3.88%。
服务乡村振兴持续“加码”
始终铭记服务“三农”初心。今年以来,聊城农行持续优化体制机制,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7月末,涉农贷款余额246.5亿元,较年初增加42.1亿元,同比多增34.7亿元,涉农贷款占比53.5%,较年初提升5.6个百分点,实现监管达标。
今年以来,聊城农行为德上高速临清连接线、阳谷人居环境提升等涉农重点项目以及冠县民丰市政等重点企业新增投放贷款6.7亿元,同比多投5.8亿元。农户贷款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余额43亿元,较年初增加17.8亿元,同比多增12.6亿元,增量是2022年全年增量的1.7倍,居全省农行系统第2位。积极推进涉农场景建设,试点上线“大棚宝”场景30个,支持沙镇苇园智慧蔬菜批发市场建设,惠及农户5200余人。近期,聊城农行被省工商联评定为山东省“万企兴万村”行动典型,为全市唯一一家入选的金融机构。另外,自5月份开展全市金融机构服务冠县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考核以来,连续两个月以第一名的成绩获评最高档“优秀”等次。
主动融入全市发展大局
新征程需要新担当。聊城农行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省农行与聊城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契机,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优先支持全市重点行业、重大项目及重点客户,努力为全市建设“六个新聊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源。继续加大重点项目、企业信贷投放力度,积极满足城市更新改造等民生项目融资需求。助力“制造业强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落实产业链链长制要求,加大十大产业、二十条重点产业链支持力度。继续推进小微金融扩面增量,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增加金融供给,创新产品业务,积极推动消费提档升级。积极对接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以“专精特新小巨人贷”等产品为抓手,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加大优质科创企业营销力度。加快优质客户和项目营销,尽快提升绿色信贷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占比,推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显著增长。充分利用预售资金监管保函、“保交楼”配套融资、城市更新改造贷款产品和政策,加强房地产领域央企、国企和当地民营龙头企业营销。
全面打造服务乡村振兴主力银行。目前,该行已经单设“乡村振兴金融部”,下一步将紧跟聊城全面建设农业强市步伐,梳理基础设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等领域优质项目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三农”工作战略部署,持续提升粮食安全、产业振兴等重点领域服务质效。创新服务模式,积极推动“数字乡村工程”。依托“土地托管贷款”、“大棚贷”、产业集群授信等新产品新模式,积极支持莘县蔬菜、冠县灵芝等涉农新型经营主体,确保县域、涉农贷款投放持续达标。
2023-08-10 21:45:39
2023-08-10 21:43:23
2023-08-10 21:41:06
2023-08-01 14:55:58
2023-07-13 16:32:19
2023-06-20 16:41:40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